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(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)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高中生物 血糖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(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)

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(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)

#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(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)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知识点一.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

一.体液调节

(1).概念:激素,二氧化碳,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,称为体液调节

注:体液调节不等于激素调节。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,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,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

(2).调节物质: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有激素,组织胺,二氧化碳,氢离子等,主要是激素

(3).传递方式:主要有细胞外液(血浆,组织液,淋巴等)进行运输,然后作用于靶器官,靶细胞

二.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

神经调节:

结构基础:神经系统(反射弧)

作用方式:反射(非条件反射,条件反射)

信息传递: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;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传递

反应速度:迅速

作用范围:准确,比较局限

作用时间:短暂

体液调节:

结构基础:内分泌系统,体液

作用方式:与靶器官或靶细胞特异性结合,调节其特定的生理过程

信息传递: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

反应速度:较缓慢

作用范围:较广泛

作用时间:比较长

二者联系:

①.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

②.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

③.神经系统的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

④.人体生命活动中,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

注:

(1).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。神经调节过程是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,信号值达效应器,突出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或移走,所以神经调节的速度快且准确,但维持时间短

(2).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。激素通常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血液运输到相应的部位起作用的,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,但血液中激素的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,所以体液调节的速度慢,但作用时间长

(3).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用神经系统,只有体液调节

知识点二.人的体温调节

一.人体热量的来源和散出

主要来源: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

散出:汗液的蒸发,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,呼气,排尿,排便等

说明:人体在安静时以肝脏产热为主,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;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,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出汗

二.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: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

三.体液调节

(1).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等于体温感觉中枢。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,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

(2).参与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,二者在增加产热的方面具有协同作用

(3).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;炎热环境中的体液调节主要由神经调节完成

说明:炎热环境中无体液调节,这点常引发争议。有人认为在炎热环境中也有体液调节,只是相应激素的分泌减少;有人认为高中阶段不需要考虑是否有

四.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

人体内的代谢反应是酶促反应,而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催化能力,人体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,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就能稳定进行,从而大大提高了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

知识点三.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

一.水盐平衡的含义

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排出量和摄入量基本相等,维持相对平衡

二.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

水的来源:饮食(主要),物质代谢产生水

水的去路:尿液(主要),汗液,呼气,粪便

无机盐的来源:饮食(主要)

无机盐的去路:尿液(主要),汗液,粪便

注:

(1).粪便中排出的水包括两部分:一部分来自食物,饮水,这部分水没有进入内环境而直接排除;另一部分来自内环境,是以消化液的形式进入消化道中的

(2).由皮肤排出的水分包括汗液以及无明显出汗时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

(3).产生水的物质代谢过程有有氧呼吸和蛋白质,糖原和ATP的合成等

三.水平衡的调节机制

水平衡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,他们的过程分别是

神经调节:

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——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——神经——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——神经——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——神经——直接调节水的摄入(增加饮水)

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反射过程:感受器(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)——传入神经——神经中枢(下丘脑)——传出神经——效应器(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或减少)

激素调节:

抗利尿激素增多(或减少)——作用于肾小管,集合管——对水的重吸收增多(或减少)——尿量减少(或增多)——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(或升高)

注:

(1).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,分泌,储存于垂体后叶中,最终由垂体后叶释放

(2).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,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

(3).在水盐平衡调节中,下丘脑既是感受器,又是效应器(分泌激素)

(4).水盐平衡调节方式为神经-体液调节,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

(5).细胞外液渗透压,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: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,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,二者呈正相关;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,使尿量减少,二者呈负相关。

知识点四.生命活动调节的类型

一.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

神经调节:刺激引起反射活动,通过反射弧完成

体液调节:体液中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

神经-体液调节:神经活动—(影响)—体内激素水平—(影响)—生命活动

体液-神经调节: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—(刺激)—呼吸中枢—(引起)—呼吸反射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